的话像外星话,褚桓欣赏了一会,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懂。
南山可能也意识到自己这话说得有点让人费解,他摇头自嘲,翻开了他的宝贝字典,以一种极端没有效率的方法,一个字一个字地翻出来指给褚桓看。
褚桓认真分辨,只见他指的字是“你”“走”“运”“路”“到”“我”“们”“这”“危”“脸”“我”“们”“应”“感”“sh蔓你”。
褚桓:“……”
一大/波错别字奔涌而来,冲得重伤的褚桓两眼一抹黑。
“四舅姥爷的,”他想,“这还怎么一起玩耍?”
现世
他们花了半个多小时,经过了无数轮“你来比划我来猜”,始终处于鸡同鸭讲的状态。
说得口干舌燥了,就暂且休息,俩人无计可施地相对而坐,大眼瞪小眼,南山就会给他倒一杯酒——这已经成了沟通感情的唯一方法。
这样润润喉咙,喝完再来比划。
褚桓渐渐习惯了酒里的腥味,从中品出了些许野xìng的醇香来,最后他自己也不记得这样一碗一碗的喝了多少,反正是开始上头了,他在微醺的状态里往床头上一靠,观赏小芳如何领衔表演一番上蹿下跳的哑剧。
只见这汉子气沉丹田,横跨马步,大叫一声,双手展开,做出一个拦路的样子。
褚桓困惑地想了想:“站住?不许动?此路不通?”
南山大笑,小芳泄气地摇摇头,接着,他双手并拢,垂手腕,十分有节奏地晃了晃。
褚桓还以为这个自己看懂了,恍然大悟:“骑马!”
南山把他的话转述给小芳听,把那位仁兄气得亮出嗓子哇哇大叫了几声,忽闪着铁锤大的拳头,看样子很想把褚桓的脑浆砸出来好好洗一洗。
褚桓苦笑着摸摸鼻子:“……总不能是江南style吧?”
南山出声制止了小芳,以防他自己把自己气死,褚桓发现这帅哥说话十分管用,只一开口,不忿的小芳立刻就令行禁止地闭了嘴。
小芳困兽一样怒气冲冲地在原地转了几圈,依然不肯放弃,过了一会,他站定,伸出一只大熊掌,立在自己面前,然后挥起蒲扇一般的巴掌,来回扇动。
褚桓:“呃……”
其他两个人期盼地看着他。
褚桓略微有些牙疼:“那个……大耳光子扇一打?”
这位长着美丽大眼与长辫子的兄弟看来是没有一个表演细胞,不过上天给他开了另外一扇窗——就他的表演来看,褚桓感觉他应该是打家劫舍的一把好手。
褚桓讪笑一下:“这位朋友叫什么名字?”
小芳不懂,南山代他回答了一个名字,在褚桓听来,那就是一串漫长而动听的乱码。
他这才明白,“南山”很可能是某个会说汉语的人替他起的,人家本族的名字听起来还要更曲折离奇一些。
见褚桓神色游移,南山就热情地讲解了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他笑容灿烂地翻开字典,指了指一边的长辫汉子,竖了竖拇指表达赞赏,而后赞赏地把“凶猛的毛猴”这五个血淋淋的大字摊在褚桓面前。
褚桓:“……”
那个啥, “凶猛的毛猴”是他们那边奇特的审美文化,还是帅哥又查错字了?
直到褚桓三口一干杯地喝空了南山的第一坛酒,他才摸到一点与对方沟通的门道。
“你是说,你昨天在车站接的人,是要到你们族里教课的支教老师吗?”褚桓问。
“老师”两个字一出口,南山的眼睛顿时就亮了,里面好像落了两颗小金乌,褚桓觉得自己被少数民族兄弟的自酿酒灌醉了,他让那双眼睛晃得直晕。
南山麻利地在字典里找到了“老”“帅”两个字,他甚至没有从部首查起,一翻就到,对这两个字比对自己的名字还要熟悉。
……当然,熟悉不代表就是对的。
“是老师,不是老帅。”褚桓纠正,他伸出手,本想把那本字典拿过来指给对方看,忽而想起了人家对待字典那郑重其事的态度。
褚桓心里嘀咕:“别是有什么神附在这玩意上了吧?”
他觉得自己有点唐突,于是动作一顿,把伸出了几厘米的手又给缩了回来。
他伸手又缩手的动作不过尺寸之间,南山却看懂了,他立刻双手捧起那把鸡零狗碎的字典,进贡似地捧到褚桓面前,热情洋溢地险些戳了褚桓鼻子,整套动作如同献上了一条圣洁的哈达。
褚桓只好接过,翻到“师”字,指给他看:“这个,老师的师。”
南山:“老……师。”
“别,”褚桓干咳一声,“不敢当。”
南山不明白什么叫“不敢当”,他虔诚地抓住了褚桓的手,动作飞快,褚桓整个人一僵,愣是没躲开。
南山握着他的拳头,先是在自己的胸口上轻轻捶打了几下,而后闭上眼睛,低下头,轻轻地用额头碰着褚桓的手指。
褚桓又嗅到了那股若有若无的桂花香,当即觉得自己是醉得有点糊涂了。
褚桓:“哎——等等等,不不不不,你……你先别激动。”
也不知道是谁比较激动。
褚桓险些咬了自己的舌头,心跳不由自主地快了几分,用了个巧劲,不着痕迹地挣脱南山。
“我,”他指了指自己,配合上简单的手势,尽可能地把话说的清晰明了,“不是你要找的人。”
南山一愣。
旁边的小芳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人不凶神恶煞的时候,还显得怪憨厚的,他抓了抓茅草一样的乱发,看着褚桓的表情有些眼巴巴的。
南山对他说了句什么,小芳听了睁大了眼睛,凑到褚桓跟前,伸手在空中画了一个长方形,又攥起拳头做滚动状,而后用两根手指jiāo替,模拟人走路的样子,最后指了指褚桓,伸出了一根手指。
这次褚桓终于精准的接收到了他的信息。
小芳说的是:昨天从车上下来的只有你一个人。
褚桓用力掐了掐眉心,仔细回忆了一番,头天上车的时候,车上有几十号人,他下意识地把每一个人都扫了一眼,此刻稍稍一想,每个人的特征还都在他脑子里。
乘客中,有搭车返乡的进城务工人员,有去临近的乡镇探亲的,还有背着行李送孩子去途径的县城里读书的……嗯,还有一个人。
褚桓想起来了,那是个戴眼镜的青年,细皮嫩ròu,看得出不是体力工作者,他记得那个年轻人的行李箱很大很沉,看样子是要出远门,并且打算住上一阵的样子。
那青年上车很早,却偏偏坐在了最不舒服的侧座上,应该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手离开行李,他身上带着很少出远门的人那种特有的紧张,而每到一站,青年都会伸长了脖子往外张望站牌,不像走亲访友,应该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
哦,楮桓记得他手里还捧着一本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