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xìng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看“悲怆”的谱子时,发现谱子的开始处只记着Grave重板,音乐中更多的是英雄气概而非“悲怆”。而在听到肯普夫、施纳贝尔、巴克豪斯、巴lún波伊姆等人演奏的这首乐曲录音时,我就更想探究这首气势磅礴的奏鸣曲何以会有一个与其音乐精神并不很符合的名字了。原来,这个形容词是贝多芬自己写上去的。在这首作于17981799年间的标号为op.13的钢琴奏鸣曲初版扉页上,贝多芬写着“GrandeSonata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在他的32部钢琴奏鸣曲中,只有这一部和op.81a“告别”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标题的。二十八、九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曰上,为什么要写上这么一个标题呢?罗曼罗兰在他著名的《贝多芬传》中回答了我的疑问:“……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1801年,贝多芬在给韦该勒的信上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jiāo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悲怆”奏鸣曲本身和这封信,揭示出了贝多芬的英雄xìng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题目“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它是日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有人曾将这首奏鸣曲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较,指出在这两部作品中,存在着共同的“青春的哀伤感”。可能人们是从这个标题出发,将它和当时德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相对应而作出这种结论的。确实,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在莫扎特的g小调第40jiāo响曲中,都弥漫着类似的情绪。但贝多芬毕竟有其独特的个xìng,实际上,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弥漫着一种对无限、对理想的渴望。他已经超越了自己的ròu体上和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恐惧、忍让、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升华。正如ETA霍夫曼所说:“人的心在尘世之物中感悟超尘世之物。”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觉到了悲怆,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将这些写进了这部奏鸣曲,用音乐把我们带出生命的躯壳,导向那无垠的精神疆域,向我们的灵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我的王国是在天空。”“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热狂“我们这些精神上无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为了痛苦和欢乐而生的。几乎可以这样说:最优秀的人物通过痛苦才能得到欢乐。”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纯美丽的花朵,献给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类的英雄,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响了起来。有力的动作,精准的演奏,恰到好处的力度把握,这首大家十分熟悉的钢琴奏鸣曲。在肖楠的诠释下。带着一种十分直白地感染力,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地印象。台下的观众席上。坐在角落里地魏晓凡静静地看着肖楠的演奏,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赞许。肖楠的基本功十分扎实,演奏技巧更是无可挑剔,在专业一组已经出场的四名选手中,肖楠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一个。
“呵呵,李利小子,看来你遇到对手了啊,这个肖楠不简单,在国内,这样出色的选手可不多见啊。不过,为什么我以前没有听说过呢?难道是那几个家伙新近收的学生?”魏晓凡摸着下巴,在脑海里想着。魏晓凡当然不知道,这个肖楠,并不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而是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一年级新生,5岁就被父母送到国外舅舅家居住,同时接受正规钢琴教育的肖楠,碰巧在回家这段时间里赶上了星海杯,报着玩玩看的心态报了名,结果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一路杀到了决赛。肖楠双手在琴键上飞舞着,时而轻快,如同轻巧的舞蹈,那指间接触键盘的美妙瞬间,令人为之神往,时而急促,如同忙碌的蜜蜂,手指做着纤巧的小动作,灵活而且舒适,时而发出洪亮而巨大的音响,如同在宣泄着胸中悲愤的情绪,低音键发出厚实而通透的声音,听上去是那么痛快。肖楠的神情自如中带着一丝严肃,身体随着音乐的律动做着恰到好处地动作,但却不是过于夸大的刻意的动作,而是为了更好的演奏力度而做出的恰到好处的动作。肖楠的眼睛很少看着键盘,更多的时候是轻轻闭着,用心去听着自己的演奏,只是在偶尔大幅度变幻键位的时候,才偶尔地扫上一眼,浑身上下透着那么自信。几位评委看着肖楠的演奏,脸上都露出了赞许的神情。朱光祥小声对着身边的宁志远道:“这个孩子不错,弹得挺有感觉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给力的《叹息》
(今天是2月14号情人节,祝各位大大情人节快乐~~)
“是啊,看这基本功,没有个十来年的苦练出不来,是个好苗子。”“李利,这人弹的曲子我好像听你弹过吧,他弹得好熟啊。”一边的冷秋霜说道。
“恩,是啊,这个叫肖楠的水平很高。”我肯定地说道。
“那你们两个谁弹得更好一点啊?”冷秋霜继续问道。
“呵呵,你说呢?”我笑着不答反问道。
“要我说还是你弹得好点,这个人弹的好像,好像~~”冷秋霜“好像”了几句,也没说出什么来。
“弹得还行,就是在力度的把握上还有些欠缺,贝多芬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力度的控制,这个人弹的过于精细了。”边上的白冰轻声说道。我有点诧异地看了白冰一眼,怎么也没想到一个记者居然会对肖楠的演奏做出这样精到的评价,事实上,白冰说的一点儿也不错,孙南的演奏有些过于程式化,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对那种音乐内在的灵魂的把握却还有些欠火候,但这样细小的差别,即使是一般的专业钢琴老师都难以听辨出来,她是怎么听出来的?难道也是个弹琴的高手不成?我的心里猜测着,嘴上却没有对白冰的话做出什么评价,而是继续看着场上肖楠的演奏。按照惯例,第三首作品仍然是肖邦的一首夜曲,肖邦的夜曲一共有21首,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被列入钢琴考级八级曲目的OP.9NO.2号作品,这首带着梦幻般色彩的钢琴曲,几乎成为每个接触肖邦夜曲作品的学生必弹的曲目,也是大家最为喜欢的一首夜曲。肖楠演奏的,也是这首曲子。同刚才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截然不同,肖楠此刻的神情变得无比轻柔,双手不像在弹琴,而像是在琴键上抚摸,仿佛那洁白的琴键,是爱人那光滑柔嫩的肌肤一般。琴声,也带着一丝不真实的美感,每个音都是那么轻轻地,仿佛从人的心底流淌出来一般。安静。全场的观众,都轻轻闭上了双眼,倾听这美妙的琴声,没有人甚至轻轻地说一句话。琴声,同样带给人们一种安静的享受,如同泛着银色月光的溪水,淙淙地从人们的心头淌过,带走了一切的烦恼和忧愁,只留下一片寂然的安宁。琴声渐行渐远,如同美丽的夜在天边刚刚破晓的一线曙光中慢慢离去,而最终,终于淡淡地变得微不可察,消失了。肖楠微微闭着略弯的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静静地坐了几秒后,洒然起身,向评委和观众鞠躬示意。大家对肖楠的精彩演出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就连几位评委,都破天荒地对肖楠鼓起了掌。白冰一边鼓着掌,一边说道:“肖楠的这首夜曲,比起上一首奏鸣曲来要好多了,十分有肖邦的味道,单论这首曲子,肖楠的水准已经达到大师级了。”随即停了一会儿,像是发现了一件十分好玩的事儿一样说道:“肖楠,肖邦,怎么都姓肖啊,他们不会有亲戚吧?”此话一出,白冰身边的人都被逗笑了,我边笑边对白冰竖了竖大拇指,那意思:你太有才了。肖楠的演出得到了各位评委的一致好评,看那样,虽然没有当场给出分数,不过肯定是低不了的了。有了肖楠的精彩表现,接下来出场的来自辽宁师范音乐系的一名女生的表现就有些平淡了。虽然四首曲子都完成得不错,但却没有什么出色的亮点,但观众们仍然礼貌地报以热情的掌声。